行业现状与挑战 - 化工行业面临供需错配导致价格走弱、盈利承压,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1] - 2022年以来供给端竞争加剧、海外需求提升空间有限,产品价格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凸显 [1] -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偏低,多数企业迫切希望改善竞争格局以回归正常盈利水平 [1] 周期性特征与当前阶段 - 化工行业景气度波动有迹可循,2008-2015年需求刺激推动回升,2015-2020年供给侧改革提升景气度,2020-2023年出口需求旺盛带动回升 [2] - 当前行业底部位置确定性较强,集中度较高导致通过提升集中度优化行业的空间有限 [2] - 中国多数化工品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较高,面临反倾销等外部压力,海外市场提升空间不大 [2] 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 供需错配是行业长期亏损主因,"新价格法"明确不允许全行业长期亏损,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可抬升龙头公司利润底部 [3] - 供给端是化工行业出现拐点的关键变量,需求端更多影响周期高度 [3] - 行业自律效果难以持续,短暂减产带来价格回升易引发开工率反弹,难以形成持续性改善 [3] 子行业案例与修复潜力 - 制冷剂行业通过配额制明确产量与销量,实现周期回升和价格企稳,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样本 [3] - 涤纶长丝行业2024年5月尝试"一口价"自律模式,短期内推动POY、FDY、DTY利润每吨分别增加571元、421元、371元 [3] - 涤纶长丝行业进入产能低速增长期,供需逐步平衡,政策推动淘汰10%老旧产能,龙头企业联合减产保价 [4] - 粘胶短纤行业过去5年无新增产能,供需基本平稳,碳排放双控政策严控新增产能遏制恶性竞争 [4] 政策与未来展望 - 化工行业反内卷需行政与自律双管齐下,政策落地有望改善行业内卷问题 [5] - 行业集中度已足够高,少数龙头企业停止恶性竞争可使价格企稳甚至获得全球定价权 [5] - 建议优先配置大炼化龙头、煤化工龙头,关注自身周期拐点较近的子行业如涤纶长丝 [5] - 深陷困境的行业如氨纶、纯碱、PVC、炭黑等可能是未来反内卷重点,关注困境反转机会 [5]
政策和自律双轮驱动 化工行业周期拐点临近
中国证券报·2025-08-15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