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深化 - 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3%,实现营收227亿元、增长14%,缴纳税费36亿元 [1] - 市属企业集团总部及二级子企业缩减部门134个,人员缩减465人,班子成员职数缩减28个,效率提升30% [2] - 创新推出"国资小仓"平台,上线住宅、办公、商铺、厂房等资产约500处,解决资产出租出售信息发布痛点 [2] 信用评级 - 6户企业新获AAA主体信用评级,金融发展集团及融资担保集团成为全省第二家地级市双AAA金融产业机构 [3] - 全市AAA评级企业达14户,超半数县区实现AAA"零的突破" [3] 重大项目与基建 -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概算投资约17亿元,京杭大运河围堰合龙,截渗墙竣工 [4] - 淮安港—上海洋山港航线运输时间节约超40%,1—6月集装箱箱量29.85万标箱(+11.42%),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97万标箱(+76.37%) [4] 金融支持实体 - 融资担保集团开发8类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中小微企业873户次(金额19.66亿元),小微实体企业752笔(金额11.1亿元) [4] 半导体与数字经济 - 启晟微电子项目预计年产14.58万片12寸金凸块、2.97亿颗COG芯片、1.94亿颗COF芯片封装,采用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 [5] - "汇纺源"平台棉花交易量突破30万吨(交易规模50亿元),全年贸易额预计超百亿,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6] 文旅融合 - 文旅集团通过"苏超第二现场"单日吸引超万名球迷,联动餐饮、零售等消费,打造"赛事夜经济"模式 [6] 监管创新 - "国资竞融债管平台"3.0版本累计发布融资信息3317笔(4053.9亿元),完成交易2466亿元,节支22.9亿元(节支率2.81%) [7] - 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平台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追溯,《穿透式监管若干意见》推动监管从"表面覆盖"向"实质管控"升级 [7]
淮安国资国企持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日报·2025-08-15 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