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 探索“点绿成金” 助力“两山”转化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以茅台酒为媒介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2] - 累计捐资超4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87%,形成废水处理技术指南和标准体系[3] - 构建有机高粱基地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库,开展植物群落研究,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3] 低碳技术与减排措施 - 追踪产品"碳足迹"和"水足迹",启动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推进绿电100%应用,逐步淘汰厂区燃油车[4] - 探明酿酒微生物群落环境,建立小尺度生态环境承载评估模型,将产能合理容量纳入战略规划[4] - 计划到2030年实现单瓶酒全产业链碳排放降低20%、水消耗减少30%[6] 生态价值与经济转化 - 2024年营收达1871.9亿元,依托赤水河资源禀赋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有机产品[5] - 将年营收1.5%作为环保专项资金,构建"135"绿色发展体系,研发"酒糟+"高附加值产品[6] - 建立生态环保"制度地图",设置4方面11维度39项指标科学评价绿色发展水平[7] 行业引领与公益行动 - 明晟ESG评级两年内从B级跃升至A级,成为白酒行业唯一A级企业[7] - 牵头开展三省义务植树、流域可持续发展论坛,推动"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行业共识[7] - 未来将依托赤水河生态公益基金建设原料基地,联动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