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华尔街巨头纷纷看好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5 06:26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 - 8月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乐观情绪净值大幅上升至11%,为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7月份该数值仅为2% [1]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2] -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野村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5月后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幅度在0.3至0.7个百分点之间 [2] 支撑外资机构信心的核心因素 - 中国经济韧性超预期,具体表现为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消费补贴等政策拉动耐用品消费,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 [6] - 政策协同效应持续显现,财政与货币政策紧密配合,促消费、化解地方债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同步推进,有效提振内需和市场信心 [6] - 产业竞争力与技术突破呈现长期趋势,制造业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加速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全球份额快速提升 [6] - 外部环境边际改善,新兴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扩张,部分对冲发达经济体需求放缓压力 [7]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高于国际预期,内需贡献率升至68.8%,货物贸易规模再创新高 [7]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5%高于工业整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8] 经济增长动力的趋势性分析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具备趋势性,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多年超50%,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趋势延续 [12] - 出口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技术升级与产能合作重塑全球分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50% [12][14] - 产业转型是长期趋势,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政策层面明确将高技术制造业列为核心方向 [12][14] - 服务消费成为新增长引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快速扩张,文旅、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14] - 出口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光伏、电池、半导体等关键产品国产化率显著提高,这一进程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14] 具体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 [10]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0]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10]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在5%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14] 政策安排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助于释放优质产能市场空间,重塑竞争秩序,使行业利润率回归合理状态 [17]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农村消费升级、家电下乡等政策延续实施,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18][19] - 生育补贴和取消就业地社保户籍限制等惠民生举措直接刺激家庭消费能力,有助于稳定劳动力供给 [19] - 政策强调与“碳中和”目标深度融合,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同步推进,将持续推动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 [17]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将进一步扩大内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