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华日报·2025-08-15 07:02
强化制度保障、健全人文经济制度体系 人文经济作为新的发展范式,当前还未有专门保障其发展的制度机制。昆山在进一步推动人文经济共荣 共生的过程中,可聚焦制度领域,率先探索并建立保障人文经济发展的"昆山标准",破除阻碍人文经济 发展的制度因素,以制度机制加快人文要素赋能经济发展。要构建人文经济专项发展指标体系。发展指 标的完善对发展人文经济至关重要,现有的发展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关硬指标范围内,较少将人 文要素纳入系统性评价框架。要推动人文经济发展,需要将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文化资源活化利 用率、文化消费满意度等进一步量化,纳入发展指标体系,重塑发展的人文导向。要构建文化资源转移 转化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产权责任、破解多头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 索涵盖文化遗产保护、评估、定价、活化、传播、应用、交易的全链条文化资源活化转化制度,充分激 发文化资源市场价值和活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创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 制。人文经济的发展绝非仅对政府提出了相关要求,也需要市场、市民等主体的广泛参与和推动。要充 分发挥昆山市文化产业联合会、炫生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昆文化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