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爆火7年后,成都一家三口坚守30亩森林,打造最美庄园
36氪·2025-08-15 08:54

鹭鸟庄园的建立与运营 - 廖全福于1998年租下30亩地植树造林,五六年后鹭鸟开始在此繁衍栖息,为保护鹭鸟而停止卖树 [1] - 2018年,廖全福与妻子搬入庄园居住,专职保育鸟林 [1] - 除鹭鸟庄园外,10年前又租下50亩荒滩,清理塑料垃圾和化工废料后,填入十几万方泥土并植树造林,改造为另一片生态园 [17][59] - 庄园运营投入巨大,廖全福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其中,并因不盈利而受到周围人偏见 [1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观察 - 庄园内主要栖息五种鹭鸟:牛背鹭、夜鹭、池鹭、白鹭、大白鹭 [24] - 近两年鹭鸟繁殖时间提前1个月,迁徙时间也相应提前至8月底 [27] - 近年来庄园生物多样性变丰富,观察到猫头鹰、翠鸟、寿带等鸟类,以及多种青蛙和蛾蝶 [34][36][38] - 鹭鸟粪便对树木有腐蚀性,每年需补栽几十棵树 [29] - 为防止偷猎,廖全福曾连续数年凌晨在附近鸭子河湿地巡护 [63]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 报道后慕名来访者增多,庄园后续修建了茶室和民宿,由廖全福设计并利用回收的古建筑材料建造 [40][44][46][48] - 开展公益性自然游学,带领小朋友认识鹭鸟、植物、古建筑图案,并用时蔬做菜 [81] - 探索可持续饮食,利用庄园自产食材制作花椒油、桂花酱、桑葚膏、腊梅茶等,并学习当地当季的饮食理念 [68][71][74][76][78][80] 家族参与与理念传承 - 女儿廖凡最初对父亲护鸟有偏见,后逐渐理解并参与巡护、记录生物多样性等工作 [5][20] - 廖凡通过摄影工作和参加良食峰会,将家庭生活方式与可持续理念结合 [68] - 家庭生活方式虽辛苦,但被视为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探索,并希望影响更多人 [2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