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大GLP-1巨头股价接连“跳水”
36氪·2025-08-15 09:59

行业阶段转变 - GLP-1赛道从粗放增长阶段转向对疗效、安全性、便捷性及经济性提出更高标准的精细化发展阶段 [1][2] - 市场竞争加剧 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增长放缓 反映竞品和复合版产品冲击 [2] 主要公司表现 - 诺和诺德7月底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预期 销售增长预期下调至8-14% 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下调至10-16% 引发股价单日暴跌超20% [1] - 诺和诺德上半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1127.56亿丹麦克朗 但整体营收增速放缓 市场扩张不及预期 [1] - 礼来二季度营收与利润超预期 但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三期临床试验数据不及预期 导致股价单日重挫超14% 创近二十年最大跌幅 [2] - 礼来因Orforglipron投入数亿美元备货并扩张产能 在当前背景下成为潜在风险 [3] 市场竞争因素 - 美国医保覆盖与药品福利管理准入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患者支付能力和市场渗透 [3] - CVS的PBM业务将Zepbound排除在标准处方保险计划药品清单外 对处方量产生负面影响 [3] - 企业需与医保及PBM高效合作 平衡价格与市场份额 [4] - 诺和诺德持续加码NovoCare药房等直面患者计划 深化与远程医疗机构合作 [4] 国内市场动态 - 国内GLP-1产品除拓展院内渠道外 电商平台等院外场景成为必争之地 [5] - 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注射液在上市之初将电商渠道作为重要突破口 [5] - 国内针对减重/肥胖适应症的GLP-1药物有212项处于Ⅰ期至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市场高度拥挤 [6] 未来增长机会 - 多靶点探索 GLP-1R/GIPR双靶点药物已成功商业化 GLP-1R/GCGR/GIPR多靶点药物被看好成为重要增长极 [6] - 适应症跨界拓展 从代谢领域向心血管终点事件、肾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延伸 [6] - 有效性与安全性迭代升级 针对减重后体重反弹和肌肉流失等痛点 GLP-1+增肌组合疗法成为研发新热点 [6] - 恒瑞医药HRS9531治疗48周后平均体重降低最高达17.7% 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 未达平台期 [7] - 口服GLP-1产品凭借无需注射和给药便捷优势 能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国内企业如华东医药、歌礼制药、信达生物均有布局 [7] - 小分子药物无餐食限制且具有成本侧优势 终端定价可更加灵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