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PI、IP到IPO 深圳探路“科技红娘”职业化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5 10:13

科技创新与创业趋势 - 技术导向型、知识密集型创业成为近年趋势,科学家创业理想路径为"PI—IP—IPO"链条[2] - 科学家创业失败率高,美国高校教授创业失败率达96%~97%,主要因技术与市场逻辑差异[5] - 华大基因、巨子生物、逐际动力等案例显示"科学家+技术经理人"分工模式逐渐普及[2] 技术经理人职业化发展 - 2022年"技术经理人"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十余省市将其纳入职称序列[2][8] - 深圳首批认定154位高级职业技术经理人,覆盖133家机构,包括高校、研发机构、创投等[3][13] - 全国技术经理人专职人员仅2万余人,科技部目标2025年突破3万名[8][9] 技术经理人核心能力 - 需具备技术、市场、金融、法律、管理"五力模型"复合能力[9] - 欧洲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配比25:1,中国当前供需缺口显著[8] - 需构建"同频"市场话语体系,解决知识产权保护、融资设计等核心问题[10][11] 高校培养与政策支持 - 上海交大2021年设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清华、北理工等高校跟进[14] - 深圳技术大学成立华南首个高校技术经理人学院,2025年开设20人硕士班,引入国际认证体系[14] - 深圳高级职业技术经理人评定标准包括5年从业经验、2个成功案例、聚焦"20+8"产业等[13] 典型案例分析 - 华大基因汪建专注技术前瞻,CEO尹烨负责商业化落地[7] - 诺诚健华施一公任联合创始人,CEO崔霁松具备20年医药研发及管理经验[6][7] - 速腾聚创、逐际动力等"学院派"创业项目依赖高校技术转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