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提醒: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守护长辈"钱袋子"
齐鲁晚报·2025-08-15 11:13

金融诈骗趋势 - 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手段呈现专业化、场景化趋势,利用"为子女积累财富"和"安享幸福晚年"等心理实施诈骗 [1] - 不法分子通过情感渗透、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取信任,进而骗取钱财 [1] 典型案例分析 - 济南李奶奶被"艾灸养生馆"以免费体验为诱饵,通过"专家坐诊"诊断出虚假健康问题,诱导购买高价"名贵药材养生方" [2] - 该机构通过每日电话问候、上门接送等"贴心服务"建立信任,最终骗取两万余元养老钱 [2] - 所谓"名贵药材"实为普通中成药,该机构因涉嫌虚假宣传被依法取缔 [2] 诈骗手法揭秘 - 精准心理拿捏:以"健康焦虑"和"子女关怀"为切入点,利用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建立信任 [3] - 专业话术包装:虚构"中医专家"和"限量配方"等概念,将低价产品包装成"特效疗法" [3] - 服务升级诱导:通过免费体验、赠品回馈等手段降低警惕,逐步引导大额消费 [3] 防骗措施 - 选择正规渠道:医疗保健认准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院,金融投资首选持牌金融机构 [3] - 核实资质信息:遇到"专家推荐"或"内部渠道"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真实性 [3] - 沟通子女亲友:重大消费决策前与家人商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损失 [3] - 不要轻信"神药偏方":宣称"包治百病"或"快速见效"的保健产品,90%以上存在虚假宣传 [3] - 不要透露验证码: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3] - 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对"高收益零风险"或"保本保息"等话术保持警惕 [3] 公司行动 - 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和"银发课堂"等公益活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3] - 提醒消费者定期检查名下保单状态,通过官方平台办理业务 [3]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客服热线核实,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