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海南的经济掠夺背景 - 日本因资源匮乏和战争需求于1939年2月侵入海南岛 旨在封锁中国并获取战略资源 [14] - 日本将海南岛视为南进战略基地 多次在此集结军队 包括1939年11月集结5万人于三亚 1940年底进驻第48师团 1941年底25军集结准备进攻东南亚 [15] - 日本国内粮食短缺 1939年4月颁布米谷配给统制法 海南岛被要求增产水稻等粮食作物以供应驻军和侨民 [16] 农业资源掠夺 - 日本28家企业组成海南岛农林委员会 包括伊藤产业 日本油脂 日窒 台湾拓殖等 领衔者为台湾拓殖株式会社 [17] - 掠夺作物包括稻米 甘蔗 小麦 棉花 烟草 罂粟 橡胶 咖啡 茶 木薯 番薯 菠萝 苎麻 黄麻 木棉和剑麻 [18][19][20][21][22][23][24][25][26][27][28] - 罂粟试种面积达114亩 由厚生公司和日本制糖那大农场实施 [20] 矿产资源开发 - 石碌铁矿1940年4月由日本窒素公司发现 储量估计超1亿吨 田独铁矿储量约500万吨 [28] - 日本侵琼期间石碌铁矿开采量69.5万吨 其中41万吨被运往日本 田独铁矿开采269.1万吨 241.6万吨被运往日本 [28] - 为支持开采 成立岛田合资会社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 [30] 工业及配套产业 - 日本在海南兴办钢铁加工 汽车修理 木材加工 精米 制糖 皮革 制鞋 食品加工 调味品和制盐等小型服务性企业 [29] - 畜牧产品输出由三井洋行统一承担 生产采购由南方畜产 台湾拓殖畜产部和水垣食品原料公司负责 [30] - 日本林兼会社在三亚建冷冻厂 冷冻能力150吨/日 配备40艘拖网渔船 月产量达500吨 [30] 劳动力剥削 - 日本以诱骗和强征方式招募超20万名劳工从事采矿 采伐和筑路等劳役 [32] - 石碌铁矿1943年使用人员超4.4万人 包括日本人3000人 台湾人600人 中国内陆劳工2万人和海南本地征发劳工2.2万人 [31] - 劳工伤亡累计11万余人 伤亡率近60% 田独铁矿6年间致死劳工超1.2万人 形成"田独万人坑" [31][32]
抗战时期,日本在海南疯狂掠夺铁矿等资源
海南日报·2025-08-15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