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重置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性转向生活方式导向 品牌需通过精准场景洞察和用户共创实现增长 [1][11][12] 消费者结构变迁 - 85后至00后成为消费主力 其需求嵌入审美/情绪/表达等非功能性维度 与60-70后匮缺时代消费理念形成代际断层 [5][12] - 消费者要求需求被看见和满足 如海尔三筒洗衣机因用户提议而投产 预售48小时销售额达1亿元 [6] - 需求呈现"自下而上"反叛特征 用户从"被告知"转为主动表达和共创 如伯希和冲锋衣根据用户反馈增加腋下拉链设计 [9][11] 产品功能重构案例 - 海信电视重新定位电竞场景 "电竞电视"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 通过游戏博主种草实现E8Q Pro型号百万预算带来8000万GMV 其中小红书渠道占比过半 [2][4] - 海尔借社交媒体热点推出分区洗三筒洗衣机 主打内衣/袜子分洗场景 带动洗烘套/洗鞋机等懒人产品矩阵销售 [6] - 伯希和冲锋衣从登山场景拓展至通勤场景 "山海"三合一款式解决上班族温差痛点 品牌营收提升数倍并成为小红书冲锋衣品类份额前三 [8][9] 生活方式细分机遇 - 同质化品类出现细分品牌机会 大米/玉米/番茄等农产品跑出多个10亿级品牌 0-3岁婴儿洗护和猫粮等小众需求催生30亿级市场 [13] - 消费场景微观化 旅行动机从名胜古迹转向体验/故事等情感要素 家居需求从功能组合转向审美/情绪表达 [13][14] - 企业需以生活方式为锚点重构价值链 通过用户分享/评论/搜索等UGC内容捕捉具体场景中的细微需求点 [11][12] 市场增长逻辑转变 - 总量增长让位于结构变革 企业需从"高效产能"转向"精准感知" 产品力需与用户触动点结合 [11][12] - 小红书等UGC社区成为需求挖掘核心场域 灵犀平台帮助伯希和发现通勤场景新卖点 [8][9] - 中国消费变迁具备压缩式特征 叠加线上革命/城乡迁徙/疫情后情绪转变等多重因素 导致市场洗牌速度加快 [12]
大洗牌时期,品牌绕不过的三个追问
搜狐财经·2025-08-15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