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务变化 - 城投平台融资结构改善,融资成本快速下降,付息压力边际改善 [1] - 城投有息债务规模未压降,存量债务高基数效应导致付息支出滞后,新增低成本债务替代存量债务需至少3年时间 [1] - 当前城投平台付息压力仍处较高点,但随时间推移将进一步缓解,最终实现量平价跌的良性平衡 [1] 城投债务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底,城投平台有息债务总额61.72万亿元,较2023年6月底增长9.4% [2] - 银行贷款、债券、非标分别为40.67万亿元、15.41万亿元和5.63万亿元,分别增长13.06%、2.25%和4.97% [2] - 新增债务主要来自银行借款(占88.57%),债券和非标规模变化不大 [2] - 银行借款占城投有息债务比重从63.76%提升至65.9%,债券和非标占比分别下降1.75和0.39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底银行借款、债券、非标占比将分别为68.11%、23.71%和8.17% [2] 省份差异 - 18个省份银行借款占比提升,其中宁夏、海南等8个省份提升超过3个百分点 [5] - 18个省市债券占比下降,海南、宁夏等8个省份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 [5] - 青海、黑龙江非标占比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 [5] - 甘肃、广西等6个省份融资结构改善,银行贷款占比提升且债券、非标占比下降 [5] - 贵州、内蒙古等4个省份融资结构改善最明显,银行贷款占比提升超过3% [5] - 黑龙江、青海和天津债券占比下降同时非标占比大幅上升,融资结构稳定性可能下降 [5] 城投付息压力 - 银行、债券和非标融资成本均有明显下降 [7] - 2025年3月银行贷款、非标融资成本分别为3.26%和5.14%,较2023年6月下降69bp和208bp [7] - 城投债发行票面利率从4.1%下降至2.61%,降幅149bp,2025年7月进一步降至2.2% [7] - 银行端利息支出减少284.38亿元,债券端减少1355.35亿元,非标端节约261.73亿元 [8] - 利息支出年减少超1900亿元,释放积极信号,还本付息压力实质缓解 [8][9] 各省城投债付息支出 - 除北京和上海外,所有省份城投债付息支出下降 [10] - 江苏、浙江利息支出分别减少357.19亿元和171.27亿元,降幅最大 [10] - 天津、湖南、山东利息支出降幅分别为149.33亿元、142亿元和115.17亿元 [10] - 河南存量城投债大幅增长,利息支出降幅不显著 [10] 行情展望 - 中短端城投债更具确定性,看好中低等级城投债修复 [11] - 7月城投债净流出217.84亿元,存续规模继续缩量 [11] - 理财配置节奏未受明显影响,当月信用债净买入超1000亿元 [11] - 3季度信用债配置力量预计有较强支撑 [11]
2025年化债进行时系列专题报告:化债两年,城投付息下降,缩量格局延续(附下载)
搜狐财经·2025-08-15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