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谢泓新著《正道》出版:探索新制造、新模式、新商业文明
南方都市报·2025-08-15 20:44

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关税压力、AI技术革命和全球产业链重组的挑战,需通过创新转型、生态优化和新商业文明构建来突破困局 [1][4][10] - 中小企业需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品牌出海、数字化转型和细分市场深耕实现韧性增长 [4][5] - 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重构生产逻辑和商业模式,并强化工业软件等系统能力 [6][7] - 全球产业链重组要求企业从"成本优先"转向"价值共创",构建以责任、创新和共生为核心的新商业文明 [8][9][10] 关税影响与中小企业应对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传统成本优势失效,中小企业需通过品牌出海(如亚马逊平台销售)和数字化转型(如设备智能化改造)实现突围 [4] - 案例:一家小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和文化融合在亚马逊获得美国主流渠道认可 另一家企业通过造纸机智能化改造开辟高附加值市场 [4] - 中小企业需深耕细分市场,发挥"小而美、专而精"的快速响应能力,如百福电器坚守、启正品牌出海、优凯开发绿色洗涤剂等实践 [4] - 制度环境优化是关键,需解决土地资源等现实掣肘,推动精益治理和营商环境改善 [5] AI与制造业转型 - AI+制造是系统性革命,需融合AI、大数据和物联网重构生产逻辑,而非简单技术叠加 [6] - 竞争力核心在于系统能力固化(如工业软件),中国与先进制造差距体现在软件时间积累(例如波音拥有七八千个飞机制造相关软件) [6] - 采用技术实用主义路径,让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通过平台化模式赋能中小企业生态链优化 [7] - 需构建数据共享、标准互通的新型产业关系,推动供应链向智能生态进化 [7] 全球产业链与新商业文明 - 供应链关系从成本优先转向价值共创,要求企业超越重商主义,回归科学理性、创新创造等工业精神 [8][9] - 新商业文明需构建匹配的规则体系,平衡国家力量、市场活力与社会责任(如灵渠隐喻的共生关系) [9] - 企业终极使命是实现社会幸福和文明进步,大企业应强调责任而非利润攫取 [9] - 中国方案需以责任、创新、共生为内核,推动全球商业文明重构 [10] 著作价值与行业意义 - 基于20年制造业实践,提炼"技术-制度-文化"三维框架,提供转型升级实战路线和产业战略参考 [3][11] - 被经济学家誉为"内行讲门道"的典范,系统阐述智能制造升级与出海战略,解答新商业文明建构命题 [11] - 覆盖多行业案例,为中小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可借鉴路径,兼具微观洞察与宏观视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