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并增强投资者回报,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强调质量是投资价值的基础和重要抓手[1] - 基本原则包括合规性、系统性、科学性、常态性和诚实守信五大原则[1][2] 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领导市值管理工作,经营管理层参与,董事会秘书具体负责,董事会办公室为执行机构[4] - 董事会需制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在重大决策中考虑投资者利益,监督市值管理措施落实[5] - 董事长需推动制度完善并协调各方促进价值合理反映[6] - 董事及高管需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可依法实施股份增持计划[7]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沟通、信息披露及舆情监测,需及时回应市场传闻[8] 市值管理主要方式 - 并购重组:通过外延式并购整合优质资源或剥离不良资产提升核心竞争力[4][5] -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匹配薪酬与业绩贡献[5] - 现金分红: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优化分红节奏并提高分红率[5] - 股份回购:结合股权结构和市场环境适时回购以稳定市值[6] -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加强互动交流并提升披露透明度[6] 禁止行为 - 严禁操控信息披露节奏、内幕交易、股价操纵、违规回购或增持等违法违规行为[6] 应急措施 - 应对股价异常波动可采取澄清公告、投资者沟通会、股份回购或增持计划等措施[7] - 长期破净需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并每年评估,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时需专项说明[7] 定义与实施 - 明确"股价短期大幅下跌"为跌幅达20%,"长期破净"为连续12个月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7][9]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9]
德龙汇能: 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