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定制方案赋能 助力企业穿越经济周期
中国证券报·2025-08-16 04:11

期货市场作用凸显 - 期货市场作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愈发凸显,帮助客户穿越经济周期,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1] - 通过工具创新、服务升级和生态优化,推动期货市场从"风险管理"向"价值创造"跃迁,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价值 [1] 宏观环境与企业经营挑战 - 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实体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地缘局势导致价格波动风险上升、贸易环境高度不确定 [2] - 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流动性压力增大、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流动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套期保值规模 [2] 期货工具应用案例 - 某新能源材料企业参考碳酸锂期货远期合约价格锁定原材料成本,通过期货市场买入套期保值,以期货端盈利弥补现货采购端亏损 [3] - 期货价格已成为产业链定价的"风向标",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3] 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障碍 - 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缺乏熟悉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员 [4] - 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审批流程不严格、监督机制缺失 [4] - 现金流压力大,可能因保证金不足而被迫止损或被强制平仓 [4] - 品种覆盖不全,部分商品或原材料尚未上市期货品种 [4] - 企业对期货工具存在认知偏差,参与度不高 [4] 企业对期货服务的更高要求 - 企业希望期货公司提供从投教培训、团队搭建、制度建设到风险敞口分析、套期保值方案设计、风险控制、实物交割的全流程服务 [5] - 期望引入AI、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智能套期保值管理系统的开发,提升策略建议、实时预警、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5] 方正中期期货的创新实践 - 开展多元化创新实践,研究员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需求和特点,探索定制化、差异化的特色服务模式 [5] - 协助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将现货"一口价"头寸转换为基差头寸,通过多元报价促成贸易成交,扩大贸易规模 [6][7] - 运用"基差+含权"模式,帮助中小型企业规避商品价格下跌风险,优化采购成本并锁定利润 [7]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堵点 - 产业客户风险对冲工具适配性不足,新兴产业及细分领域的风险管理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7] - 市场流动性分层增加了实体企业使用期货工具的难度,新上市品种及非主力合约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8] - "内卷式竞争"导致服务专业性不足 [8] 优化行业生态与政策环境的建议 - 加快推出新兴领域的创新品种,如新能源产业链细分品种、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期货、与碳排放权挂钩的衍生品工具 [8] - 优化交易机制,提升低流动性合约的交易活跃度,推广组合保证金制度,减轻企业资金占用压力 [8] - 推动场外期权标准化,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门槛 [8] 方正中期期货的未来规划 - 从"服务提升"和"数字赋能"两方面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健全客户全周期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策略支持 [9] -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实时风险监测、动态策略调整等服务 [9] - 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推出"方期看盘""AI智选""策略商城"等智能应用,融合风险管理、资讯解读和客户服务场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