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生态理论到发展实践的中国答卷 ——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
经济日报·2025-08-16 07:10

核心理念提出与背景 -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高度评价关矿停厂为高明之举 [1] - 理念源于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民生需求的精准把握 是对改革开放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 [2] - 理念阐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等重要 破除生态与经济二元对立思维 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提供新路径 [2][6] 生态治理成效 - 北京PM_2.5平均浓度从2015年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30.5微克/立方米 重度污染天数从46天减至1天 [3] - 全国重点城市PM_2.5平均浓度较10年前累计下降56% 重污染天数减少92%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从64.1%提升至90.4% [4] -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4][5] 绿色产业发展 - 截至2024年5月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0.8亿千瓦 风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 风光合计装机16.5亿千瓦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 [7]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2年不足1.3万辆增长至2024年1316.8万辆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2万亿元增至2024年近10万亿元 [7] - 贵州光伏装机容量达2700万千瓦 采用"上方发电 下方种植"立体模式实现一地双收 [6] 循环经济与绿色基建 - 再生材料成为工业原材料重要组成部分 约70%纸张 26%钢铁 26%有色金属 20%以上塑料来自再生材料 [7] - 约50%建筑材料来自固体废弃物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7] - 建成世界最大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体系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初步构建清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7] 国际影响与认可 - 中国科学家卢琦2024年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科学与创新奖" 系中国人首次在该类别获奖 [9] - 中国多次获"地球卫士奖"包括塞罕坝林场 "千万工程" "蓝色循环"治理模式等 体现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9]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环境基金 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高度评价"两山"理念 中国正携手联合国推进气候适应与绿色创新 [10] 区域实践案例 - 余村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 2021年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废弃矿坑变身露营地 水泥厂旧址建图书馆咖啡厅 [2] - 福建厦门通过综合治理筼筜湖 修复五缘湾生态 保护栗喉蜂虎等举措造就山海风光 [3] - 黑龙江伊春从依靠伐木转向生态旅游 旅游人次和收入连续两年实现50%以上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