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环境与运气:生物学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财经·2025-08-16 12:50

基因决定论与三重螺旋理论 - 列万廷提出基因、有机体、环境"三重螺旋"概念,强调三者相互作用而非单一决定[1][8] - 人类基因组差异仅0.1%,但被过度解读为社会不平等的遗传学依据[5] - 环境具有相对性,生物体通过主动行为塑造环境(如画眉鸟使用石子)[5][8] 学术论战焦点 - 列万廷主要批判基因决定论,尤其反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预设目标[4][5] - 道金斯回应称基因差异主导表型差异,并以猎豹进化为例强调方向性[6] - 表观遗传学发现(如DNA甲基化)支持环境通过非序列机制影响性状[8] 科学的社会属性 - 科学研究受社会资源分配驱动(如医药领域侧重市场需求)[10] - 科学传播受意识形态筛选(如达尔文进化论曾遭宗教抵制)[12] - 生物学与政治存在历史耦合案例(纳粹优生学、李森科主义等)[12] 中间派尝试与理论影响 - 哈登《基因彩票》提出基因作用类似随机彩票,但遭列万廷否定[7] - 列万廷坚持基因-环境-随机性无法量化分割的"糊涂账"观点[7][8] - 科学被质疑既是真理探索工具也是意识形态载体[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