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历史性贡献 - 民营经济集中了全国92%以上的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的A股上市公司 [3] - 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3] - 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产业投入超1100亿元,惠及1800万贫困人口;23.51万家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额1.2万亿元,捐赠564亿元,覆盖16.19万个村 [3] - 2025年上半年15.1万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3.8万个 [3] 民营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20字寄语,与2016年"四个典范"、2020年"五点希望"一脉相承 [4][6] - 民营企业需坚守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实现突破 [10] - 需加快智改数转,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对小微企业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12] 民营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 福建、浙江等地民营企业通过长期专注主业、品牌升级实现国际领先 [10] - 需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10] - 工商联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 - 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 [13][14] - 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与公益慈善,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15][16] - "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进边疆"等行动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 [16]
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做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搜狐财经·2025-08-16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