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化工领域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核心数据 - 6起典型案例累计发放奖励金额超过130万元 [1] - 单笔最高奖励金额为10000元(案例一、二、三)[1][2][3] - 鲁西集团累计奖励事故隐患报告4600余起,发放金额达61.46万元,为所有案例中最高 [5] 各企业隐患报告机制实施成效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 - 员工乔某发现G723罐气相管线泄漏(压力未披露),避免重大未遂事件,获10000元奖励 [1] - 累计奖励86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29.29万元 [1] 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 - 员工张某发现导热油泵阀门渗漏(温度未披露),促使装置紧急停工,获10000元奖励 [2] - 累计奖励114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6.6万元 [2] 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员工吴某发现2汽提尿素装置高洗器泄漏(压力未披露),避免火灾爆炸,获10000元奖励及"安全卫士"称号 [3] - 累计奖励58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8.25万元 [3] 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 - 员工于某某发现三加氢装置循环氢泄漏(压力8.0MPa),避免硫化氢中毒及爆炸,获3000元奖励 [4] - 累计奖励361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19.02万元 [4] 鲁西聚酰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员工李某某发现环己烷精制塔法兰泄漏(高度14米平台),促使单元减量运行,获3000元奖励 [5] - 母公司鲁西集团累计奖励4600余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61.46万元 [5] 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 - 员工杨某某发现承包商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避免坠落事故,获2000元奖励 [7] - 累计奖励654起事故隐患报告,发放总额超10万元 [7] 典型隐患类型与技术细节 - 泄漏类隐患占比83%(5/6案例),涉及气相管线、导热油、尿素装置、循环氢、环己烷等介质 [1][2][3][4][5] - 最高压力记录为8.0MPa(循环氢管线)[4] - 最高作业高度为17米(储罐顶部)[1]
6起化工企业“内部举报”典型案例,奖励超130万元!
中国化工报·2025-08-16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