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十年蝶变:“工业锈带”如何产业重生?|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2025-08-16 16:41
大渡口区产业转型 - 大渡口区曾以重庆钢铁厂为核心工业基地,2011年重钢搬迁后经济总量下降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下降三分之二 [3] - 建桥工业园成为新产业载体,形成电子制造、智慧医疗、环保、高端摩托车、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3] - 2021年工业总产值超越重钢搬迁前峰值,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6.2%、工业投资增速28.3% [4] - 当前主导产业为高端制造、智慧医疗、食品加工,特色产业为新材料和汽摩配套,拥有785家科技型企业 [4]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 - 自主研发低介电玻璃纤维(LDK),膨胀系数约3ppm/℃,批量应用于5G基站和AI服务器 [5] - 玻纤产品覆盖风电叶片、节能门窗等领域,突破全球叶片回收技术难题 [7] - 智能化生产基地位于大渡口建桥工业园,产品出口多个国家 [7] 三峰环境集团 - 垃圾焚烧炉排装备出口泰国、印度等国家,国内市占率领先 [7] - 焚烧炉总装基地2008年投产,总投资1.1亿元,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 [9] - 2018年建成锅炉膜式壁堆焊制造中心,可将锅炉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 [9] - 截至2024年底运营57个垃圾发电项目,设计处理能力超6.1万吨/日,技术应用于全球260个项目 [9] 产业升级成果 - 大渡口区GDP突破500亿元,环保与新材料产业替代传统钢铁工业 [4][10] - 国际复材和三峰环境分别成为新材料与环保领域标杆企业 [7][9] - 区域产业结构从高耗能转向绿色低碳,形成新质生产力集群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