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萝卜快跑进佛山:先扩张市场还是先摆脱信任危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6 18:53

核心观点 - 萝卜快跑近期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和技术故障,暴露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扩张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1][2][3] - 公司商业化进程迅猛,已覆盖14个城市,全球累计服务超1100万次,2025年Q1单季服务量同比增75%至140万次 [4][5] - 行业面临技术验证向商业落地转型的关键期,需平衡安全投入与扩张速度 [8] 安全事故与技术问题 - 重庆无人驾驶出租车坠沟、武汉高架桥未能及时识别自燃车辆换道,此前还发生过与行人相撞及变道剐蹭事故 [1] - 佛山试运营中出现突然停车、呼叫无应答、导航错误(6.4公里显示为15.7公里)、订单响应失效等技术故障 [2][3] - 用户反馈车辆行驶缓慢(5公里耗时15分钟),固定上下车点少,功能设置不合理 [3] 商业化布局与资本预期 - 国内已布局14个城市,包括北京(首获商业化试点)、上海、广州等,佛山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人民币 [4][5] - 全球化拓展至迪拜、阿布扎比,与Uber合作计划部署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2000亿美元,中国Robotaxi市场2030年达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6%) [5][6] 行业竞争格局 - 萝卜快跑以规模化运营领先,小马智行专注高端技术(北上广深),文远知行拓展多元场景(覆盖30城) [6] - 百度将萝卜快跑视为第二增长曲线,东吴证券预测其UE模型2028年盈利转正 [7] 用户接受度与政策支持 - 佛山政策支持全天候运营至2025年12月,但市民对安全担忧显著,"只敢中午坐"成普遍调侃 [1][2][5] - 体验反馈显示舒适性(车内空间、语音播报)与基础安全功能(自动减速)获认可,但极端场景应对能力不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