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 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经营报·2025-08-16 22:1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提出25条具体举措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 - 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 [1] - 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中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行为 [1] - 依法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严惩民间借贷犯罪活动 [1] 规范金融机构贷款行为 - 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中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行为,确保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2] - 此前政策已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但部分银行仍存在提前抽贷现象 [2] - 《指导意见》相比此前政策增加了司法强制性,针对民企的抽资压贷行为将受到法律强力约束 [3] 司法强制性的法律意义 - 首次以司法文件形式将禁止金融机构随意抽贷、断贷行为上升为法律义务,实现从政策倡导到司法强制的跃升 [3] - 金融机构若违规单方中止贷款或提前收贷,企业可寻求司法救济,法院可直接依据该意见裁判 [3] - 要求金融机构在合同中明示抽贷触发条件,建立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控体系 [4] - 强化银行责任,迫使金融机构建立全流程动态风控措施,与企业风险共担 [4] 拓宽融资渠道与优化信用环境 - 会同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信用综合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及时修复信用 [5] - 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供给和服务,依法规范利息收取 [5] - 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 [5] - 持续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等工作机制,防止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企业获得正常融资 [5] 非典型担保方式的发展 - 非典型担保方式包括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抵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 [5] -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落地陕西省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业务 [6] -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投放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拓宽普惠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渠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