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全媒头条|“破茧进化” 竞逐赛场——北京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北京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 两场世界级机器人盛会接连举办,包括世界机器人大会(1500多个机器人参展,百余款新品发布)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6国280支队伍参赛)[1] - 北京机器人产业提早布局、稳扎稳打、快速崛起,彰显高质量发展蓬勃态势[1] - 人形机器人从"好玩、好看"向"实用、好用"加速进化,如"天工"机器人实现自主规划路线奔跑[2] 产业规模与技术突破 - 北京培育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均居全国前列[3]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3] - 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突破,如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等[4] 政策支持与市场生态 - 北京市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5] - 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如松延动力7月交付人形机器人105台创纪录[5] - 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放11个领域134个场景,发放数据券和打样券支持企业[5] 未来发展与全球合作 - 北京发布"具身智能发展施工图",目标到2027年突破100项关键技术,产出10项国际领先产品[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新加坡、东盟等团组发布合作需求,16国参赛队提前1个月备赛[7] - 北京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数据集下载超3.6万次,T1机器人成国际赛队首选用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