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江苏实践|从“临江不见江”到“拥江又亲江”——南通编织贯通江海的生态锦绣
新华日报·2025-08-17 07:13
生态修复成效 - 南通沿江地区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态绿地 清理54艘船只 取缔18家散乱污小作坊 [1] - 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 清理小杂船162条 拆除违建6.5万平方米 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 [2] - 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3% [2][3] 产业转型升级 - 狼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整体搬迁至通海港区 腾出2626米生产岸线和1980亩陆域土地 [2] - 通海港区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 2023年上半年完成81.96万TEU 达年度计划51.23% [5] - 沿江生态景观带催生生态旅游 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 [5] 生态经济价值 - 五山滨江片区嵌入文旅功能 开展160多场活动 包括轮滑马拉松和滨江啤酒节 [5] -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人才 上海交大博士等高端人才被"大美南通"吸引落户 [5] - 全市物种数量较2019年增加475种 2022年以来新增194种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4] 城市功能重塑 - 打造430公里贯通江海的生态廊道 实现可车览 可骑行 可漫步的多功能景观带 [3] - 军山生态岛试验区通过人工干预形成生物栖息地 工作重点从种植转向保护养护 [3] - 布设江豚声学监测设备 编撰动植物图谱 启动"江豚湾"保护项目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