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会与地缘政治影响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这是自2018年以来俄美元首首次在美国本土面对面会谈 [1] - 特朗普宣布搁置对俄罗斯的新制裁计划,并高度评价会晤成果 [1] - 特朗普政府延长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缓冲期至11月10日,同时对印度商品加征50%惩罚性关税 [1] - 特朗普与普京展现出超越常规外交礼仪的亲密姿态,传递出改善美俄关系的强烈意愿 [3] - 特朗普宣称美俄已接近达成停火方案,涉及领土交换与美国安全保障,几乎全盘接受俄罗斯核心诉求 [3] 美俄经济与贸易政策调整 - 普京推动美俄恢复空中交通达成技术性共识,并邀请特朗普访问俄罗斯 [5] - 特朗普政府第二次延长对华关税缓冲期,将原定8月到期的关税战暂停令延续至11月10日 [5]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叠加此前25%基础关税,总税率飙升至50% [5] - 特朗普在CNBC采访中称印度经济"已死",指责其贸易壁垒"令人厌恶",并威胁大幅提高对印度关税 [7] 印度反击与能源安全 - 印度外交部指责美国"双重标准",强调欧盟与俄罗斯贸易额达675亿欧元,远超印度水平 [7] - 印度向WTO提交价值7.25亿美元报复性关税清单,计划对美国农产品、医疗设备加征15%-25%关税 [7] - 印度继续执行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合同,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扩大卢比-卢布能源结算机制 [9] - 印度暂停F-35战机采购计划,转向本土装备制造与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合作 [9] 特朗普的战略逻辑与多极化趋势 - 特朗普对俄缓和符合共和党"联俄抗中"思路,希望通过解决乌克兰危机将军事资源转向印太地区 [10] - 对中国暂缓关税战反映现实考量,高关税已证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消费者承担大部分代价 [10] - 对印度重拳出击兼具经济与地缘政治目的,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高达458亿美元,占印度全球顺差的63.5% [12] - 中俄领导人紧急通话,中方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坚持一贯立场"表态,清晰划定战略红线 [12] 能源与多极治理 - 若美俄达成和解,俄罗斯可能调整能源出口策略,减少对华依赖,促使中国加速能源自主 [16]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行,展示与阿拉斯加双人舞截然不同的多极治理模式 [16] - 全球股市在美俄会晤后反应平淡,投资者目光转向即将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16]
美俄会晤刚结束,特朗普就对中国释放善意,加大对印度的关税惩罚
搜狐财经·2025-08-17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