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苏超笔画保卫战背后:城市如何玩转“梗”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7 13:26
赛事营销与城市品牌推广 - 常州通过苏超赛事成功打造"人气王"形象,官方下场互动接梗如"丢笔画"和"借笔画",推出《守卫笔画》《无所谓》等爆款作品,联动其他城市发起"补笔画"挑战[1][6] - 官方网感绝佳,迅速反应推出全域A级景点免票政策、"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等创意活动,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1][9] - 赛事期间"文旅常州"抖音号粉丝增长33.6万,登顶江苏省地市文旅抖音号榜首,重度活跃粉丝超8成[6] 流量转化与产业联动 - 采用"一场一主题"策略:第三轮吸引15万人次扬州游客,第四轮举办"苏超·江阴集市",第五轮带火中华恐龙园,第七轮推介理想汽车等本地制造"土特产"[9] - 第七轮比赛以"平凡点亮理想"为主题,配套推出"看球游城赢大奖"活动,奖品包括理想L6 Pro、小牛Umax等,理想汽车CEO李想亲自到场助阵[1][9] - 赛事经济显著拉动旅游:6月重点景区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同比+13.4%),营收4.8亿元(同比+10.7%),7月接待量同比+22.04%,中华恐龙园暑期客流同比+80%[12] 政府协作与创新机制 - 每轮主场比赛前由市长或副市长召集10余个部门召开策划会,形成"统筹协作+群策群力"的创新机制[10][11] - 各部门展现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如常观APP上线"许愿池"收集市民建议,上线第二周收到81条建议且办结率超96%[7] - 成熟的大型活动协作经验支撑高效执行,此前通过承办演唱会、马拉松等活动积累沟通机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