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企化债样本

融创中国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股票选项申报登记完成 选择金额55.9亿元 将在24个月内通过出售定增股票资金偿付 [2][3] - 境内债重组方案2025年1月获通过 提供现金兑付 股票经济权益 资产抵债和留债四种选项 现金选项4月完成兑付8亿元 [2][3] - 境外债经历两轮重组 首轮2023年11月完成 降债45% 第二轮2025年启动 95.5亿美元债转股 转股价6.8港元和3.85港元 [4][5] - 第二轮境外债重组方案6月获75%债权人支持 预计9月香港高等法院聆讯 10月债权人大会投票 [5] 房企债务重组模式 - 融创方案成为行业模板 首次引入菜单式选项和强制可转债等创新工具 [2][4] - 龙光控股境外债重组覆盖62亿美元 提供现金收购 短期票据与强制可转债组合等四选项 80.8%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6] - 龙光境内债重组涉及219亿元债券 提供五选项 7月获通过 现金选项总额上限4.5亿元覆盖25亿元本金债券 [7] - 旭辉境外债重组削减52.7亿美元债务 6月以92.66%支持率通过 境内债重组因部分投资人反对尚未通过 [7][8] - 远洋境外债重组2025年2月生效 境内债初步计划8月公布 提供四选项 [8][9] 债务重组方案设计特点 - 境外债重组流程包括协商 RSA签署 法庭聆讯 债权人投票等七步骤 需75%金额和50%人数支持 [10] - 境内债重组无法院环节 在监管指导下协商并通过持有人会议 [11] - 方案设计需考虑发行人财务状况 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 针对不同债权人诉求设计菜单式选项 [11][12] - 典型选项包括现金直接兑付 股票分享收益 资产隔离风险 留债等 现金兑付比例从15%逐步提高至20% [12][14] - 方案调整过程体现博弈 如龙光从四选项扩至五选项 旭辉升级债转资产比例 远洋参考全球案例 [12] 行业重组趋势演变 - 2022年化债以展期降息为主 2023年底开始转向整体重组 引入强制可转债等工具 [13][14] - 从展期转向重组初期遭投资人反对 后逐步接受现实 全额重组到削债式重组也经历类似过程 [14] - 部分重组方案因房企缺乏执行意愿处于"挂起"状态 需房企实控人让利换取投资人认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