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之后的变化,OpenAI“转型”:AI模型发布不再那么重要了
选股宝·2025-08-17 15:18
GPT-5发布表现与市场反馈 - GPT-5性能与谷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相当,未实现颠覆性突破,模型风格和切换机制引发部分用户不满[1][3] - 公司高层承认发布失误,包括未充分告知用户弃用GPT-4o,承诺未来提供更清晰的"过渡期"[3] - 尽管口碑不佳,GPT-5上线48小时内API流量翻倍,GPU资源被迅速耗尽,商业表现强劲[2][7] OpenAI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未来不再押注单一模型迭代,转向多元化发展,包括消费应用、硬件设备和前沿科技领域[1][4] - 即将上任的应用业务CEO Fidji Simo将主导开发多款消费级应用,可能包括AI浏览器和AI社交产品[1][5] - 计划投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Merge Labs,对标Neuralink,探索与AI模型的深度结合[6] 新产品与业务拓展计划 - 与苹果前设计主管Jony Ive合作开发"优美"的AI硬件设备[5] - 探索AI浏览器以挑战谷歌Chrome,并研究"更酷的AI社交体验"[5] - 更新GPT-5回答风格使其"更温暖",同时避免谄媚,引入心理健康专家制定的评估标准[3] 商业表现与资本需求 - GPT-5发布后市场需求旺盛,Cursor等AI编程助手已将其设为默认模型[7] - 多元化布局(硬件、浏览器、脑机接口等)需巨额资本支出,IPO可能性增加[7] - 公司目标是从ChatGPT单一产品转向类似Alphabet的多元化科技巨头形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