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报告、后交易,期货高频交易将戴“紧箍咒”,期货公司将面临什么?
新浪财经·2025-08-17 17:37
智通财经记者 | 韩理 期货高频交易即将戴上"紧箍咒"。 近日,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等五家期货交易所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该新规将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实施,旨在落实中国证 监会《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各项监管要求。 此举标志着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进入全面从严阶段,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成为核心目标。 智通财经注意到,此次《规定》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自10月9日起实施,此前已经从事程序化交易相关活动的期货公司会员、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境外 中介机构和交易者,在2026年4月8日前,期货公司会员应当与客户签订委托协议,届时交易者应当按照规定路径,真实、准确、完整报告程序化交易信息。 五家期交所此次发布的新规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要求,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系统接入管理、主机托管和席位管理、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监督管理 等方面做出细化规定。 瑞达期货信息技术部负责人表示,半年过渡期的安排对于期货公司来说压力是比较大,因为涉及大量的合规性工作,包括内部流程梳理、系统建设等,关键 是所有客户要全部配合才能完成有关工作。"目前比较紧迫的挑战集中在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