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星美凯龙总裁谈内卷与破局:“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
第一财经·2025-08-17 19:49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竞争的转型阶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纷纷延伸业务链[3] - 行业出现跨界竞争现象,如床垫厂商拓展沙发业务、卫浴品牌相互渗透产品线,国际品牌杜拉维特和汉斯格雅也打破原有专注领域[4] - 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带货对传统家居卖场格局形成挑战,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整合空间大的特性仍存在差异化竞争机会[6]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实施"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15%、家装设计15%、新业态10%(含汽车/餐饮)[3] - 全国已布局26万平方米汽车馆、73万平方米设计中心,电器业态面积超10%,乌鲁木齐开设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2][3] - 转型逻辑沿"人-车-家-生活"主线延伸,放弃共享办公等非主业尝试,聚焦能为商户赋能的专业领域[5] 新兴业务拓展 - 昆明落地2万平方米西南最大汽车主题馆,整合新车/二手车业务;包头引入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智慧生活品牌首店[2] - 南昌某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3倍增长,公司通过提供场地/流量/供应链资源赋能设计师[7] - 新业态拓展旨在应对年轻消费者需求变化,防止95后/00后客群流失,强化设计感和情绪价值吸引力[7]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通过M+高端设计中心聚合优质设计与产品,与线上低价但质量不确定的电商形成错位竞争[7][8] - 解决行业设计环节痛点:改变传统"免费设计-销售导向"模式,提升设计专业度和交付效果[7] - 构建以租赁为底层的生态体系,整合从系统门窗到软装饰品的全链条资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