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王瑞冬的投资策略 - 王瑞冬管理广发均衡价值以来回报为49.14%,相较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回报达35.15个百分点 [1] - 过去一年产品净值增长率为33.46%,超越业绩基准10个百分点 [2] - 选股为王瑞冬管理的组合贡献了明显的超额收益,重点关注高分子材料、港股互联网头部企业、铜和贵金属等品种 [2] 投资框架的演变 - 初期投资框架注重企业自身盈利质量,锚定ROE作为首要指标,挑选盈利能力稳定、估值适中、负债率较低的高质量成长股 [3] - 2023年下半年开始引入均值回归和产业周期视角,辅助判断行业周期位置和趋势强弱 [3] - 均值回归用于评估风险与机会,关注长期被低估、经历多轮下行的行业 [3] - 产业周期视角用于选股时考量行业贝塔,更看好消费品和医药方向 [4] 行业布局与选股偏好 - 医药行业重点关注泛消费、创新、国际化三大方向,创新与国际化已率先走出低谷 [5] - 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中国授权小分子项目占全球30%以上,未来利润空间可达数百亿美元 [5] - 创新药领域关注两类标的:收入稳定、海外布局清晰的龙头公司和高赔率的小型Biotech企业 [5] - TMT领域以ROE稳定性为首要考量,操作上采取周期性策略,关注算力链条的国产替代机会 [6] - 材料与高端制造领域看好高端材料、半导体装备、仪器仪表等具备长期自主可控逻辑的领域 [6] - 出口制造业板块关注具备海外产能、可灵活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企业 [6] 当前看好的投资机会 - 创新药、人工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处于技术创新周期起点,具有丰富的结构性机会 [5] - AI产业机会多集中于算力链条,具备国产替代机会 [6] - 客户端国产化意愿增强,一些细分材料市场份额有望倍增 [6]
广发基金王瑞冬:以均值回归、周期视角“在有浪的地方捕鱼”
上海证券报·2025-08-17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