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基调与工具调整 - 人民银行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留"适度宽松"表述但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短期加码宽松必要性不高 [3] - 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因财政贴息政策(年贴息1个百分点)相当于定向降息,降低总量工具需求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先使用,5月已"扩量降价",旨在减少资金空转并强化金融机构反内卷 [4] 信贷政策与结构优化 - 信贷政策从"引导加大投放"调整为"稳固支持力度",更注重"稳量提质"而非单纯规模扩张 [6]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6.9%),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8.5%) [7] - 新增贷款结构显著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达七成,较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六成明显优化 [7]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贷款余额44.1万亿元(同比+12.5%),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20% [10]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万亿元,占企业贷款比例从2014年30.4%提升至38.2%,近十年年均增速15% [10]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及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增3000亿元 [9] 利率与融资结构变化 - 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从56%升至67%,企业贷款占人民币贷款增量比重提升16个百分点至79% [8] - 直接融资(企业债、政府债、股票)占社融存量比例从2018年26.7%升至2025年6月末31.1% [8] - 利率调控框架将更强调精准性,新增"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政策考量 [4] 消费金融与政策协同 - 金融政策侧重供给侧发力,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改善,与财政贴息等政策形成合力 [1][10] - 鼓励开发消费金融产品,加强财政、产业政策协同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11] - 信贷资源配置将更聚焦科技创新、普惠小微、服务消费三大主线 [5][11]
央行:下阶段金融政策将从供给侧发力
北京商报·2025-08-17 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