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文字陷阱必须堵
北京商报·2025-08-17 23:38

监管政策动向 - 有关部门发布征求意见稿 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规范企业宣传行为[1] - 重点规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说明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和车载信息中明确显示系统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1] - 工信部拟立项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5] - 监管强调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车企在营销中频繁使用"天神之眼""全程脱手零接管"等新概念词汇 造成消费者对功能认知混淆[1] - 当前量产车型普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与真正的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5] - 企业宣传的"智能驾驶"与消费者理解的"自动驾驶"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1][3] - 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 难以辨别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边界[3] 技术发展挑战 - 辅助驾驶技术需要逐步迭代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目标 但现阶段安全必须放在首位[1][6] - 行业技术进步对标准制定和安全测评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4] -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配套仍在完善过程中[5] 市场教育需求 -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消费者教育 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仍显不足[2][3] - 企业需要平衡技术宣传与消费者教育 避免制造宣传陷阱[3] - 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基本需求始终存在 智能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