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视角看单月信贷数据波动
证券日报·2025-08-18 00:2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根据前值(上 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计算可得,7月份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00亿元,这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有观点认为,单月信贷负增长说明经济活跃度在下降。对此,笔者认为,这种将单月信贷数据变化与经济活跃度直接"划 等号"的观点并不正确,应当从宏观视角全面审视单月信贷变化。 ■苏向杲 我国信贷增长存在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尤其1月份)新增贷款通常较高,4月份、7月份、10月份则是贷款小 月。这一特征既受经济运行季节性影响,也缘于银行冲刺考核节点的主动调节。此类波动犹如金融数据的"季节性呼吸",并非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趋势性逆转。 也正基于此,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强贷款均衡投放,适度平滑信贷波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 持续性,降低单月数据的扰动影响。例如,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均 衡投放。 其一,信贷数据不足以全面反映社会融资需求。 社会融资需求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投资扩产意愿与居民消费信贷需求,进而体现经济活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