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多举措推动创新能力与估值“双升”
证券日报·2025-08-18 00:46

政策导向与监管框架 -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强调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政策实施已满9个月 [1] - 《并购六条》政策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地方政府配套支持措施密集出台 [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1/3 [3] - 2025年半年报显示381家A股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50.37亿元(同比+4.52%),研发强度2.8%,国防军工和计算机行业超10% [3] - A股公司累计专利数达226.16万件(较2024年底+5.32%),其中发明专利67.99万件(+11.46%) [3] 并购重组动态 - 2025年1-8月A股118家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同比+103.45%),电子、汽车、计算机、医药生物领域并购规模突出 [5] - 并购重组通过技术获取、产业链协同和跨行业融合三路径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半导体、AI、生物医药为热门领域 [6] 人才激励机制 - 2025年1-8月A股353家公司推出398单股权激励计划,科创板/创业板占比60.8%,其中75.21%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7] - 监管层拟优化股权激励实施程序,上市公司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并健全产学研协作机制 [7] 资本市场联动效应 - 科技创新与估值形成良性循环:技术突破推升估值,高估值反哺研发投入,头部企业示范效应引导资本向科技领域聚集 [2] - 资本市场通过"估值分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金从低效领域流向高成长科技企业 [8] 行业格局与战略价值 - 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科技类公司市值和数量占比持续上升,技术人员比例与专利数同步增长 [4] - 上市公司创新具备五重战略价值:支持国家科技竞争、服务实体经济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投资者信心、重塑估值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