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拥抱新技术,推行数智化,培育新技能 三名产业工人的转型故事(民生一线)

数字化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引进精益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人均产量提升30%,机加工产线人员减少90% [1] - 数智系统运行第二年集团效益实现两位数增长,此后几年基本维持增长态势 [2] - 生产系统与人工智能对接后实现分析预警和决策建议功能,故障率下降50% [2][4] - 总产量从30万吨提升到50多万吨,职工从5000多人增加到6500多人 [6] 技术升级路径 - 公司逐步完成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四阶段改造升级 [2] - 设计效率显著提升:从手工绘图每月1套系统图纸发展到线上协同设计 [2] - 正在规划智能升级2.0战略,实现人工智能从"工具"到"决策伙伴"的转变 [3] - 生产线经过4次迭代升级,要求工人掌握工业互联网和系统管理知识 [7] 人才发展机制 - 建立"师带徒"培养体系,新员工需接受3个月系统培训才能上岗 [8] - 与高校合作开展产教融合,每年培养近300名学生并设立奖学金 [8] - 成立华翔产业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华翔工匠"劳务品牌 [8] - 95后员工从车床操作工成长为技术主管的典型职业发展路径 [7] 管理模式变革 - 管理方式从"拼经验"转变为"拼数据",通过系统实现透明化管理 [5] - 日常经营目视化系统使产品数量、质量、成本等情况一目了然 [3] - 设备维护实现精准记录和预警,检修效率大幅提升 [4] - 减员工人经培训后转岗至新产线或转型为自动化工程师 [5] 市场拓展成果 - 数字化转型后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主动寻求合作 [6] - 业务范围扩展到轻质合金、军工、机器人等行业零部件生产 [6] - 新建曲轴工厂、活塞工厂、商用车零部件生产线等扩大产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