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先进制造体系建设 - 重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重庆锚定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并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3] - “十四五”以来,重庆推动绿色制造主体培育体系由点上引领转向面上推广,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和16个绿色工业园区 [4] 重点企业与产能概况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玻璃纤维新材料年产能超过120万吨,产品用于新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 [1] - 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为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配套支持 [1]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创新,实现液晶面板产品生产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发展 - 重庆数智产业园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集聚企业900多家,形成新型显示、新型光电子、智能装备制造等多个绿色产业集群 [2] - 园区围绕“芯屏器核网”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从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到液晶面板、模组及整机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 [2] - 园区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达186.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70% [2] 绿色低碳与能效提升成效 -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1%,较去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 [3] -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近零碳园区”试点,卡贝乐化工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系统每年可减少排放28.7万吨,多产甲醇19万吨,实现经济效益4.5亿元 [3] - 涪陵区累计建成绿色工厂51家,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2% [3] - 重庆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00余个、改造设备近4万台(套),“十四五”前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2.3%,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5% [4] 节能降耗与循环利用实践 - 华兰生物公司每年回用污水14万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3] - 华峰化工公司通过新增氧化亚氮低温分解装置,年节约标准煤约2.9万吨 [3] - 太极集团药渣燃料化利用率超过95%,构建了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3] - 重庆累计为70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服务,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 [4]
擦亮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经济日报·2025-08-18 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