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与增长 - 国内越野跑比赛数量从2013年约10场增长至2019年500场,参赛人数达15万人,为同期全球增长率最快国家[1] - 2023年中国境内越野赛事参赛选手达68,357人,全球拥有ITRA表现分的1,277,283名选手中中国占90,368席[10] - 小红书平台"越野跑"相关笔记超36万篇,2023年春夏搜索量同比增长336%[1][10] - 越野跑年增长率稳定在12%,全球自2015年累计177万名越野赛跑者,年均举办3,600场赛事[13][22] 用户画像与参与动机 - 90%越野跑者年龄位于22-55岁,25-44岁占比48.9%,女性参与者比例从2013年18%提升至2019年26%[23][25] - 参与者动机包括对抗中年危机、追求自然体验、赛事肾上腺素刺激及社交平台内容影响[7][10][13] - 83%越野跑者进行路跑训练,70%进入健身房进行重量训练以提升体能[29] 赛事发展与商业化 - 赛事服务创新如补给站提供羊肉汤、臊子面等餐饮服务,形成"大型户外自助餐"标签推动破圈[15] - 品牌深度绑定赛事:HOKA冠名UTMB、耐克赞助崇礼168、Salomon投入黄金联赛、凯乐石通过朗途体育参与赛事打造[19] - 单场越野赛平均配置花费约5,000元,主要支出为越野鞋、越野包、登山杖及上千元报名费[22] - 2024年初全国已安排超30场专业越野赛事,赛事覆盖莫干山、柴古、宁海等特色山地资源区域[13][22] 国际影响与精英表现 - 中国选手姚妙创UTMB双冠王记录,在2024年55公里组别以05:54:03成绩夺冠[4][25] - UTMB赛事中女性选手比例随距离增加下降,40公里组为33%,145公里和170公里组分别降至11%和12%[25] - 国际赛事如法国霞慕尼UTMB成为国内越野跑发展缩影,推动本土赛事标准化与国际化[4] 风险与训练需求 - 2024年UTMB赛事2,761名起跑者中仅1,760人完赛,凸显体能与环境风险[28] - 风险来源包括心肺耐力不足、路面碎石淤泥、天气突变等,需通过健身房力量训练提升肌肉耐力和下肢稳定性[28][29]
人生首野,都市健身人涌向越野跑
36氪·2025-08-18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