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在人机,“动”在产业
科技日报·2025-08-18 09:18
赛事规模与行业意义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与 涵盖26个赛项和487场角逐 [1] - 赛事标志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竞技场 体现产业在新场景中的适应力和发展潜力 [1] - 运动会兼具技术验证和产业加速器功能 推动技术突破并向消费领域延伸 [4] 技术路线与核心能力 - 自主导航能力成为技术分水岭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通过全自主识别赛道获得成绩优势(实际时长乘0.8系数) [2] - 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突破 松延动力机器人成为市场唯一能同时完成前空翻和后空翻动作的产品 [3] - 足球赛事体现综合技术挑战 要求自主程序完成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及多机协作 [3] - 上层操作能力构成竞争优势 优理奇旺达系列机器人擅长复杂泛化任务如酒店清洁 [3]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空间 - 松延动力将赛事能力直接应用于商业交付 下半年重点推进机器人生产和交付 [4] - 优理奇旺达2.0机器人已实现电商平台销售 旺达3.0处于真实场景测试阶段 [4] - 酒店服务领域存在百亿级市场空间 家庭服务场景可能拓展至万亿级规模 [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机器人验证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潜力 [5] 产业生态发展 - 赛事推动技术向市场转化 形成从实验室到工厂服务场景的完整路径 [5] - 机器人技术挑战赛本身成为应用场景 足球解决方案可迁移至真实应用 [3] - 激光雷达与环视摄像头组合方案支撑全自主导航技术突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