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Swatch于8月15日发布新品广告 因模特做出"拉眼角"动作引发社交媒体强烈抵制 品牌在48小时内删除图片并道歉 [1] 文化背景与争议根源 - "拉眼角"手势在西方有系统性歧视历史 源自19世纪末对华人形象的"异化" 如1913年傅满洲角色象征"黄祸" 并被用于种族霸凌 [4] - 类似争议事件包括:2018年D&G筷子广告被指嘲讽亚洲文化 2019年Gucci毛衣设计被批丑化亚洲人 2022年LV中国元素设计遭质疑文化挪用 [11] - 文化表达权差异是关键:苹果2022年广告使用岳云鹏单眼皮形象获认可 而2023年苹果中国官网"辫子照"因忽略历史创伤符号引发不满 [5][6][7] 品牌运营与行业模式 - 跨国品牌创意决策多由欧美总部主导 中国团队仅负责执行 导致缺乏本地文化语境理解 [12] - 广告行业依赖刻板印象降低沟通成本 "拉眼角"等符号被视为识别东方的"最小可识别单元" 但建立在殖民凝视基础上 [14][15] - 全球创意体系流程固化:总部设计模板全球通用 即使本地团队发现问题也因倒计时流程难以修改 [16] 财务影响与市场表现 - Swatch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营收同比下跌23.7% 显著高于全球平均跌幅8.9% 净利润暴跌88% 利润率从5.2%降至0.6% [19] - 同期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下滑20%-22% 但Swatch表现远差于同行:LVMH全球营收仅跌4% 核心业务下降8%-9% [20][23] - BCG调查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52%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 占比达40% [21] 行业趋势与市场变革 - 中国消费者对品牌文化表达敏感性增强 信任崩塌直接反映在财务表现上 [19][20] - 中国市场重要性持续提升:麦肯锡预测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奢侈品市场近40%增长 [24] - 行业标准正在转变:从符号化标签转向文化共创 中国Z世代消费者要求真实 representation 而非被定义 [24]
Swatch道歉,谁在定义东方?
36氪·2025-08-18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