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计划造车项目现状 - 追觅科技旗下星空计划启动造车项目,首款车型为增程式SUV,原计划2027年2月量产,但内部已不再提及该时间节点 [1][4] - 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工厂规划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 [1][13] - 项目目前仍处于造型评审阶段,计划先推出样车用于展示和融资,量产计划实际已停滞 [1][2][4]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采用"左手、右手模型"战略:"左手"为ODM代工业务(贴牌出口),"右手"为自研造车项目,意图以代工业务反哺研发 [2][3] - 已启动基于理想L9、小米SU7等车型改造的样车项目(如"宾利""布加迪"仿造型),主要用于融资而非量产 [2][5] - ODM业务计划物色5款车型(如北汽BJ40),通过贴牌销往海外市场,目标单季度实现千万元营收 [3][6][7] 团队与运营状况 - 团队规模超800人,主要来自吉利、华为、小米等车企,近期以扩充海外销售团队为主(计划上百人) [13] - 内部设立多个BU(业务单元),包括增程SUV、小米轿跑、零跑、越野车等产品线,部分BU仅试水状态 [6] - 追觅要求星空计划独立运营且自负盈亏,代工业务承担核心创收任务,销售需每日汇报收入及成本 [6][7] 技术背景与业务扩张 - 追觅创始人俞浩以高速马达技术起家(每分钟10万转),2018年通过小米生态链推出首款吸尘器(销售额1500万) [10] - 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约8%(排名第五),落后于石头科技(16%)、科沃斯(13.5%)及小米(9.7%) [10] - 公司业务已扩展至智能家居、家电、机器人、咖啡、茶饮等超20个品类,员工规模从8000人增至1.2万人 [11][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汽车行业处于激烈竞争阶段,利润空间压缩,经营效率成为关键生存因素 [1] - 追觅造车项目可能效仿华为轻资产模式,寻求代工合作,但量产前景不明 [13] - 行业过去8年涌现数十家新势力车企,仅少数企业存活至下半场竞争 [14][15]
起底追觅造车:造“宾利”融资,贴牌赚现金流
36氪·2025-08-18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