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创想三维由4位80后创始人于2014年在深圳创立,初始资金30万加4张备用信用卡,办公场所仅20平方米 [1] - 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若成功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1][5] - 2020年完成唯一一次对外融资,引入深创投等四家投资方,估值达60亿人民币 [4]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按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占率27.9% [1][3] - 2024年细分领域市占率: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第二、3D扫描仪全球第一、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46亿、18.83亿、22.88亿元,CAGR达30.4% [1][3]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28.8%→2025年3月35.2%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首款产品CR-i3于2015年推出,后续CR-10销量突破2万台,价格仅600美元(国际竞品超1000美元) [2] -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耗材、激光雕刻机、扫描仪及在线社区创想云 [2][3] - 3D打印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3月61.3%,产品结构多元化 [5] - 研发投入从2022年8750万元增至2024年1.49亿元,占比稳定在6.5%-6.6%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消费级3D打印机2024年全球出货量410万台,预计2029年达1340万台(CAGR 26.6%) [5] - 中国厂商供应全球96%的入门级3D打印机,安克创新、大族激光等上市公司相继入局 [5][7] - 生成式AI技术推动3D打印创作普及,Labubu等爆款带动行业热度 [5]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北美收入占比从2022年16.6%升至2025年3月33.3% [6] - 建立2300名全球KOL合作网络,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加强DTC渠道 [7] - 依赖亚马逊平台导致14天回款周期,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76.4%(2024年) [7] - 美国关税政策暂未影响业务,因提前在美储备存货 [7] IPO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海外用户运营(创想云及Nexbie)、全球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开发及技术创新 [9]
四位“80后”,冲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8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