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麦觉醒”背后的产业突围:华润啤酒加仓国麦,供应链韧性再升级
华夏时报·2025-08-18 16:32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通过"国麦振兴"项目推动国产啤酒大麦产业升级 实现从近90%依赖进口到国产大麦成功进入高端市场的转型 构建了从育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 [2][3][11] 国产大麦产业现状 - 国产啤酒大麦占比从2007年前40%下降至近五年不足10% 对外依存度从2001年43%提升至2020年93% [4][5] - 华润啤酒当前国产大麦采购比例稳定在10%左右 未来将随品质提升逐步增加采购 [8] - 国产大麦相比进口澳麦具有本地环境适应性优势 但受人均耕地限制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5] 产业技术突破 - 实现发芽率达95%-97%以上 并满足蛋白质含量 糖化率等特定品质指标 [4] - 通过与农垦系统协作建立标准化栽培技术指标体系 改变粗放产量模式 [4] - 完善原料分级体系 采用本地生产加工模式酿造特色差异化啤酒 [4][7] 供应链战略转型 - 2021年启动"国麦振兴"战略 旨在应对国际供应链不稳定带来的原料供应风险 [6] - 建立1.6万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 形成覆盖种植 收购 加工的全链条合作模式 [9][10] - 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战略签约 深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合作 [9] 产品与市场应用 - 推出100%国产麦芽酿造的高端产品"垦十四" 打破国产大麦品质偏见 [7] - 国产大麦从过去因蛋白质含量高 均一性差导致工艺控制难 转变为差异化风味的重要选择 [7] 行业协同发展 - 订单农业模式推动国产大麦种植规模明显增长 多家同行企业共同推进发展 [3] - 项目实现四赢成果:弥补产业链短板 引领消费趋势 促进农民增收 提升社会责任形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