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基金陶曙斌:“科特估” 逻辑深化,科创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新浪基金·2025-08-18 17:17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7.21%,显著跑赢创业板指(18.33%)和上证指数(10.29%)[1] - 科创板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2] -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为15.36%,创历史新高[2] 科创板定位与产业分布 - 科创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超八成[2]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企业形成集群效应[2] - 电子(41.1%)、医药(18.1%)、计算机(9.3%)为科创综指前三大权重行业[4] 政策与制度改革 - 2024年6月"科创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并优化新股定价机制[3] - 2025年4月新"国九条"提高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并推动退市机制[3] - 2025年6月科创板"1+6"新政设立成长层以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3] 科创综指特征与投资价值 - 科创综指采用总市值加权,覆盖全部科创板非ST股票[4] - 前十大权重股覆盖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服务等核心赛道[4] - 指数产品成为参与科技价值重估的有效工具[4] 产业发展与估值逻辑 - 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产品迭代加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 - "科特估"逻辑反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价值重估[1][2] - 具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持续获得估值提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