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贷不良转让提速背后:重算清收账本
36氪·2025-08-18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个贷不良转让提速反映放贷机构贷后策略优化和成本效率重算 而非资产质量恶化或机构"躺平" [1][2][3] - 不良资产转让机制提升市场流动性并实现风险分散 专业化处置提升整体市场效率 [2][10] - 转让市场发展体现金融体系韧性提升 是风险处置走向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的重要路径 [17]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特征 - 转让资产呈现账龄短/已核销/未诉讼特征 四家消金公司未诉讼占比达99%-100% [1][9][10] - 银登中心试点为个贷不良处置打开泄洪通道 转让数量和频次持续提升 [10][11] - 2025年一季度逾期账龄一年以下资产平均折扣率12.6% 五年以上仅1.8% [15] - 投资者偏好规模大/户均小的资产包 青睐30-50岁借款人群体 [15] 机构贷后策略转变 - 清收成本高昂:诉讼涉及多项费用 包括诉讼费/律师费/公证费等 [4][5][6][8] - 司法资源限制:消费信贷诉讼量大立案难 法院案号有限 [8][9] - 国有机构限制:受《贷款通则》约束不能直接减免本金或利息 [12] - AMC机构优势:处置方式更灵活多元 可减免本金帮助消费者解脱债务 [12] 市场机制与资产定价 - 多轮竞价方式导致资产包价格分化 部分被抢购部分流拍 [14] - 贷款性质影响折价率:经营贷款转让价格居首 因客群优质账龄短 [15] - 资产包亮点包括借款人档案齐全/联络率高/名下有资产等特征 [16] - 资产竞争力需前端风控把控 非贷后环节包装 [16] 技术应用与系统优化 - 招联智鹿大模型具备客户情绪分析能力 可预测投诉并主动提供解决方案 [13] - 自愈贷后交互体系提供协商还款/利息减免等个性化纾困政策 [13] - 新技术应用降本增效 加快处置流程并缓解消保难题 [13] 市场发展挑战 - 配套政策待完善:已转让资产客户征信无法更新/投诉处理责任主体不明 [17] - 需平衡回收率与投诉率指标 避免过度关注单一指标 [13] - 公开交易要求流程透明化 接受市场尽调和用脚投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