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募、快过、快上成主流!年内半数IPO上会企业下调募资额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8 20:39

IPO募资趋势 - 2025年内46家IPO企业上会 其中半数企业募资金额缩水 多数缩水幅度集中在20%-40%区间 [1] - 科创板6家上会企业中有5家缩减募资金额 占比83.33% 北交所20家上会企业中有11家下调募资额 占比55% [1] - 今年新上市的65家企业中有40家募资额缩水 占比超过六成 [1] 板块募资特征 - 深主板及沪主板募资缩水企业家数占比分别为50%和41.67% 创业板呈现零缩水态势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募资缩水最多 上会6家企业中4家缩水 已上市企业中7家缩水 [2][6] - 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上会企业中有4家募资缩水 已上市企业中6家缩水 [2][6] 典型企业案例 - 泰凯英将拟募资金额从7.7亿元缩减至3.9亿元 删减补流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2] - 赛分科技实际募资2.16亿元较原计划8亿元缩水73% 取消研发中心建设和补流项目 [4] - 首航新能募资从最初15.12亿元调整至最终4.87亿元 期间曾一度上调至35.12亿元 [4][5] 行业分布特点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4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募资缩水 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缩水 [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家上会企业中有2家募资缩水 专业技术服务业2家上会企业均缩水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已上市企业中有6家募资缩水 汽车制造业有4家缩水 [6] 募资调整动因 - 超过10家上会企业削减或取消补流项目 马可波罗将募资额从40.18亿元削减至23.77亿元 [8] - 中策橡胶原计划募集70亿元 其中28.5亿元用于补流 最终实际募集40.66亿元 [8] - 锦华新材因被问询募投项目必要性 删除研究院建设和营销网络项目 减少投资额1.77亿元 [9] 战略调整案例 - 恒坤新材因实施场地用途调整和产能利用率质疑 将SiARC项目从募投中剔除 募资额减少1.93亿元至10.07亿元 [10] - 企业调整募集资金规模受监管政策直接影响 同时包含自身战略调整因素 [7] - 监管机构严格审查补充流动资金比例 要求募集资金优先服务主营业务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