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白云山2025年上半年业绩持续下滑 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1.31%至25.16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78%至22.06亿元[1][3] - 公司面临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压力 中成药业务收入大幅下滑20.12%[1][9] - 研发费用连续三年下降 上半年同比减少27.06%至2.85亿元 销售费用达30.28亿元[1][1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18.35亿元 同比增长1.93%[3] - 第二季度业绩回暖 营收193.6亿元(+6.99%) 归属净利润6.95亿元(+17.48%)[5] - 拟中期分红每股0.4元 合计派现6.5亿元[5] 业务板块分析 - 大南药板块收入52.41亿元(-15.23%) 毛利率49.71%[2][8] - 大健康板块收入70.23亿元(+7.42%) 毛利率44.67%[2][8] - 大商业板块收入290亿元(+4.25%) 毛利率6.13%[2][8] - 中成药收入32.46亿元(-20.12%) 化学药收入19.94亿元(-5.85%)[9] 研发与销售投入 - 研发费用连续三年半年度下降:2022年4.41亿元→2024年3.91亿元→2025年2.85亿元[10] - 销售费用30.28亿元(-2.92%) 为研发费用的10.6倍[1][10] - 行业专家指出研发下滑影响产品迭代能力 长期或削弱核心竞争力[10][11] 行业环境 - 医药制造业整体承压 1-6月行业营业收入1.23万亿元(-1.2%) 利润总额1766.9亿元(-2.8%)[3] - 中成药面临价格治理趋严、同质化竞争及临床循证依据获取难度大等挑战[9]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7月原董事长李楚源因涉嫌违纪违法辞职 2025年1月李小军接任董事长[11] - 新任董事长需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创新投入[11]
大南药板块承压、研发费用三连降,白云山遭遇业绩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