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日本商品在现有15%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15%关税 形成30%的双层关税结构[2][4] - 欧盟享受单一层收费待遇 美方解释差异源于美日缺乏书面协议[6] - 瑞士面临39%惩罚性关税 成为发达国家中最高关税案例[18] 汽车行业影响 - 丰田汽车每辆出口美国SUV因关税多支付3000美元 叠加后单辆成本增加6000美元[6] - 汽车产业占日本出口额20% 其中40%销往美国市场[10] - 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未明确调整时间 形成重大不确定性[10] 电子与半导体行业 - 索尼公司芯片及游戏机产品因薄利润率面临严重盈利压力[6] - 美国对进口芯片及含芯片产品征收100%关税 在美建厂企业可获得豁免[12] - 台积电需额外投入100亿美元在美建厂 且被要求使用最新技术进行生产[14] 企业应对措施 - 苹果公司宣布四年内在美招聘2万人 并投资6000亿美元推进美国制造计划[14] - 康宁公司肯塔基工厂全面转向苹果供应 员工规模扩招50%[14] - 日本企业采用第三国中转策略规避关税 先将芯片卖至东南亚再组装出口美国[27] 投资与产业转移 - 日本企业去年对美投资达480亿美元 超出承诺额30%[10] - 丰田在得州工厂雇佣5000名美国员工[10] - 中小企业因无力承担在美建厂成本 面临产品被100%关税挡出市场的风险[16] 贸易不对称性 - 日本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19% 而美国对日出口仅占其总出口7%[25] - 日本每年为驻日美军支付80亿美元费用[25] - 日本反制选项有限 能对美国加税商品屈指可数且不敢动用拳头产品[25] 产业链影响 - 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企业为避税被迫调整生产布局[27] - 美国酝酿原产地规则升级 要求从原材料到成品均在美国生产[27] - 普通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者 各国商品在美国市场面临全面涨价[27]
美拟对日商品在原关税上再加征 15%,日本急派官员赴美谈判
搜狐财经·2025-08-18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