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7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闭幕,26个机器人冠军集体亮相并表演主题曲《光年》[2] - 表演赛包含群体舞蹈、单机舞蹈、武术等项目,其中十台人形机器人以《秦俑魂》古乐表演汉代乐舞,盔甲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1][4] - 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联合代表队以92.54分获群体舞蹈冠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Unitree战队获单机舞蹈冠军[16][2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赛场软胶垫层导致114斤(约57公斤)机器人下陷0.3毫米,需通过机器学习调整平衡算法[5][6][7] - 运输颠簸导致机器人部件细微形变,需通过3D扫描重建模型并焊接修复[9] - 组委会提供有线网络、Wi-Fi无线网络、低频遥控局域网三套网络服务,并优化Wi-Fi信道保障连接稳定性[11][12] - 专设充电区与维修区支持机器人能源补给与设备维护[10] 艺术与科技融合 - 机器人动作由舞蹈老师穿着动捕服录制,技术团队逐帧调试确保姿态自然流畅[13][16] - 《秦俑魂》融合舞蹈语汇与武术元素,通过机器人与真人合演实现经典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15] - 单机舞蹈融合中国功夫、交际舞、国际舞等元素,旨在国际舞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23] 评分体系创新 - 武术项目采用"10+X"评分制(X为额外动作数量),最高记录为15个动作[17][18] - 舞蹈评分聚焦艺术度(音乐与动作融合)、完成度(动作清晰度与精准性)、总体效果(舞台感染力)[20] - 群体舞蹈新增"配合与交流"指标,包括队形切换、动作同步及电子屏表情配合[21] 行业意义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舞蹈项目是科技与传统体育艺术的结合,考验运动控制、姿态协调及编程智能[24] - 双足机器人通过舞蹈提供情绪价值,其拟人形态易产生亲近感,促进人机交互与共存[24][25] - 舞蹈动作对重心控制和运动能力的考验,为未来安全、顺畅的人机协作技术提供验证场景[26]
从实验室到竞技场:钢铁舞者的 “出道记”
贝壳财经·2025-08-18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