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评:广州海洋空间开发提高“弹性” 还要强化联动与协同
南方都市报·2025-08-18 23:33
广州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核心内容 - 广州提出"蓝色经济"宏图 规划798平方公里海陆空间 布局"一带三区、串珠成链" 目标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1] - 2024年广州海洋生产总值达4979亿元 占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25% [1] - 规划提出六大产业组团与五大产业园区 覆盖国际航运枢纽、海洋智能制造、现代渔业养殖等传统优势与新兴领域 [1] - 设置占海域面积15.06%的"海洋预留区" 为未来战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1]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 生态保护区占海域面积36.29% 严格保护岸线占大陆岸线8.58% [4] - 创新引入海岸建筑退缩线机制 采用"正面清单+分类管控"模式 [4][5] - 对14个海岛实施差异化管控 其中9个无居民海岛将实行清单式管理 8个适度利用发展类海岛按功能划分为游憩、农林牧渔及特殊用途 [5] 产业发展与区域协同 - 优化利用海岸线占比达80.22% 将承载密集经济活动 [5] - 规划提出需解决六大产业组团的地理分隔问题 建立清晰的产业联动机制 [5] - 需加强区域协同 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处理好城市群竞合关系 [5] 规划实施挑战 - 需防范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对经济活动密集海岸线的影响 [5] - 特色产业空间分布需形成更清晰的联动机制 [5] - 规划中的海岸建筑退缩线、海岛清单管理、预留区等设计将构建中国海岸带治理新范式 [5]